目前,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五大發電央企旗下上市平臺中國電力、國電電力、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悉數披露了2024年半年報。
經統計,這五家發電上市央企在上半年營收合計3425.9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233.04億元,而這已經超過了上述五家公司2023年全年230.3億元的凈利總和。
其中,國電電力、大唐電力上半年凈利潤翻倍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127.35%、104.85%,實現凈利潤67.16億元、31.08億元。華能國際上半年營收、盈利總額最高,分別實現1188.06億元、74.54億元。中國電力、華電國際分別同比增長51.5%、24.84%,實現凈利潤28.02億元、32.23億元。
新能源方面,國家電投已提前完成2025年電力總裝機2.2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比重60%的規劃目標。國家能源集團上半年新能源項目開工1242萬千瓦、投產906萬千瓦,其中,光伏規模4213萬千瓦,力爭完成新能源全年“開工2800萬千瓦、投產2700萬千瓦”目標。大唐集團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突破47%。
國家電投集團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電力生產和銷售,以煤炭為基礎、電力為核心、有色冶金為延伸的煤—電—鋁產業鏈,并向金融、電站服務等業務延伸。國家電投集團發電業務包括火電、水電、新能源發電等,其中新能源發電業務主要分布于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吉電股份、上海電力和中國電力等公司體內。
“十四五”前三年,國家電投光伏裝機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三年時間合計新增光伏裝機近40GW,穩步邁向“十四五”目標。截至2024年7月底,國家電投光伏累計裝機規模接近73GW。
中國電力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4.72億元,同比增長24.18%;實現歸屬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為凈利潤28.02億元,同比增長51.5%。除了清潔能源板塊業績表現優異,儲能業務收入也有所增加,共計15.28億元,凈利潤0.4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19%。

2016年以來,國家電投以創新開發模式全面實施融合式大型光伏基地開發,積極探索多能互補、打捆調劑等能源模式,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轉變,助力青海海南、海西兩個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部躍上千萬千瓦級臺階,“清潔黃河電”外送北京、山東、河南等全國15個省(區、市),創造了光伏領域的“五項世界之最”。
此前,國家電投旗下內蒙古公司通遼發電總廠按季度制定實施“搶發電量”活動方案,每月開展值長搶發電量月度競賽及運行系統搶發電量月度競賽,累計完成新能源發電8670.47萬千瓦時,同比增加486.03萬千瓦時。
國家能源集團成立于2017年,主要從事煤炭、電力、運輸、化工等全產業鏈業務。國家能源集團發電業務包括火電、水電、新能源發電等,產業分布在我國多個省市以及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電公司,其中新能源發電業務主要分布于龍源電力和國電電力等公司體內。
2024年上半年,國電電力新增新能源裝機177.03萬千瓦,其中光伏154.03萬千瓦;獲取新能源資源量842.47萬千瓦,完成核準或備案新能源容量669.71萬千瓦,其中光伏572.31萬千瓦;截至2024年6月,公司在建光伏項目裝機容量683.17萬千瓦。公司在建項目規模較大,且新能源項目資源儲備較為充足,未來在建項目及儲備項目逐步投運將驅動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此外,國電電力上半年參與市場化交易電量達1874.35億千瓦時,占上網電量的92.35%。市場化電量電價溢價62.32元/兆瓦時,較上年同期縮窄7.54元/兆瓦時,煤機電價較基準價上浮20.09%。

國家能源集團湖北光伏項目
今年6月,國電電力新疆兵團光伏治沙項目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位于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一團花橋鎮,總投資61億元,總裝機量150萬千瓦,規劃場址面積約4.2萬畝,均為未利用地。師市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項目場址區域年太陽輻射總量每平方米達1455.4千瓦時,資源條件適宜建設大型光伏發電項目。
項目計劃年內全面建成,具備并網發電條件。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綠色電力25.72億千瓦時,年可替代標準煤73.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02噸、二氧化碳201萬噸、氮氧化物325噸。
大唐集團成立于2002年,主要從事電力、煤炭、金融、海外、煤化工、能源服務。大唐集團發電業務包括火電、水電、新能源發電等,覆蓋我國多個省份并向緬甸、柬埔寨、老撾、印尼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拓展,其中新能源發電業務主要分布于大唐新能源和大唐發電等公司體內。
2024年上半年,大唐發電新增清潔能源裝機97.39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8.80%,較去年末提高1.0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8.98億元,其中光伏板塊利潤3.9億元,同比增14.3%。

大唐江西漁光互補光伏項目
中報提到,在電量方面,公司火電占比較高,隨著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加速建設、電力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新能源裝機占比將持續提高,嚴重擠占煤機市場份額,火電的發電形勢將更加嚴峻。同時國家放寬新能源利用率限制,新能源利用率也將顯著下降。
在電價方面,隨著煤價下行,地方政府及電力用戶降電價預期增強,將對煤機電價造成沖擊。而隨著新能源入市比例增加,同時為了解決消納問題,電力市場價格將進一步下滑。
今年4月,大唐發電再投57.29億加碼光伏。其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投資建設汕頭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擴建項目等9個新能源項目的議案》,項目總投資約57.29億元人民幣。
華電集團是2002年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組建的國有獨資發電企業,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中央企業、中央直管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主要業務包括發電、煤炭、科工、金融四大產業板塊。華電新能是華電集團新能源業務唯一平臺,其主營業務是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
華電國際通過投資的形式持有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1.03%的股權,將其作為聯營企業。2024年上半年,華電國際獲得華電新能投資收益19.34億元,光伏板塊利潤為12.45億元,同比增幅為24%。
?
7月18日,華電國際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華電集團擬籌劃與華電國際有關的資產重組事項,據了解,這一資產重組涉及購買8家公司股權,其中多個并購標的主營業務涉及新能源。
上述并購資產中,上海華電福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華電閔行能源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這次重組之后,華電國際將新增新能源資產。
華能集團成立于1989年,主要從事電源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金融、煤炭、交通運輸、新能源、環保相關產業及產品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銷售,實業投資經營及管理。華能集團發電業務包括火電、水電、新能源發電等,其中新能源發電業務主要分布于華能國際和華能新能源等公司體內。
2024年上半年,華能國際實現營業總收入1188.06億元,同比下降5.73%;歸母凈利潤74.54億元,同比增長18.16%;扣非凈利潤71.80億元,同比增長28.87%。
其中報稱,公司營業收入變化主要由于電價同比下降。凈利潤增長變化一方面成本管控,另一方面源于新能源規模擴大,利潤貢獻同比增長。
截至2024年6月30日,華能國際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為138570 兆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15090兆瓦,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提升至 32.78%。

華能山西1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
5月13日,云南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云南省2024年度省級重大項目清單和“重中之重”項目清單,省級重大光伏項目共計146個,根據公開信追蹤到128個光伏項目業主,“五大六小”幾乎包圓業主前十,其中華能集團所獲規模最多,超2.4GW。
下半年,電力企業的業績是否能持續呈現積極趨勢,除了受到新能源發展的影響外,還受到煤炭價格波動、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及政策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制約。作為國內電力行業的核心力量,這些企業雖然貢獻了全國發電量的一半,但其煤電裝機容量占比依然較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加速推進新能源的發展已成為電力行業的當務之急。作為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的領軍者,五大電力企業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愈發顯得重要。